浙江探索“智慧监管”特色模式 牢筑食药安全防线
对于浙江省1300万华数数字电视用户而言,只要点点遥控器,就能轻松了解食品药品政策动态,查看曝光平台。
如今,“互联网+”在不同领域落地生根。使用“浙江食药监管”APP,实现药械企业许可证和药品电子监管码的在线查询;通过电子监管平台,实时了解辖区内药品经营企业的购销存情况、产品流向……而这些都只是浙江省探索推进食品药品“智慧监管”工作的缩影。
“智慧浙江”:食药安全走‘智慧监管’道路
2015年是浙江省食品药品“智慧监管”工作的试点年、规划年、推进年。
为全面提升食品药品公共安全水平,构建具有食药特色的“智慧监管”体系,浙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去年3月正式启动全省食品药品“智慧监管”工程的实施工作。
据了解,食品药品“智慧监管”项目总体框架是“1个中心7大平台”,包括一个省级数据中心,审评审批、信用管理、实时监控、产品追溯、行政执法、公众服务和综合管理等七个应用平台。其项目建设周期为3年,至2017年年底,该项目建设基本完成。
从农田到餐桌“智管”与“智造”双驾并驱
“温州市菜篮子农批市场放心工程”就是该市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的“智造升级”,以市场准入、质量监测、退市追溯、诚信维权、物流配送、科学监管等六大体系为监管内容。
去年9月,温州开创性地打造了全国首家“支付宝智慧菜场”——龙湾区状元农贸市场,每个摊位前都贴有摊主个人的支付宝二维码,买菜付钱只需轻轻一扫省去找零钱的麻烦,也为消费维权留下了电子痕迹。
目前,该地监管部门正在状元农贸市场筹备淘宝店和微店,计划推出线上定菜线下配送服务。支付宝官方也受此启发,拟在全国发起“智慧菜场计划”,设立500万元创新基金,资助建立100家“智慧菜场”。
“千里眼顺风耳”工程,是衢州市智慧监管建设的重点项目,不管是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还是食品生产和食品流通环节,或是餐饮服务环节,实现了物料流向全覆盖、环节监控全覆盖、员工信息全覆盖。
该市已有1134家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纳入“千里眼顺风耳”在线监管信息化系统,196家实现远程视频监控。
通过视频监控,监管人员如果发现某企业生产线工作人员将掉落地面的食品包装拾起重新投入使用,就可以电话反馈企业,责令整改。
一品一码全程采集百姓购得放心药
近年来,浙江食药局积极开展产品追溯平台的建设工作,重点之一就是扎实推进药品电子监管网建设工作,实现药品生产批发企业、品种的全面入网。目前,该局正在开展零售及使用环节的相关入网工作。
浙江食药局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每一盒药品出厂均带有唯一的身份证,且该身份证自身带有加密技术,使造假企业无法批量造假,提高了造假成本,提升了药品安全;同时,药品从出厂一直到百姓手中的全过程纳入监管并透明化,使假药无法流入正规药品渠道,让百姓购得“放心药”。
此外,消费者可通过手机APP、网站、微信等多种方式,实时扫描或输入药品电子监管码,免费获得药品真实来源、异常药品预警提醒等鉴别信息,未来还包括用药评价、不良反应等使用反馈信息。
作为浙江省食品药品“智慧监管”中药品电子监管追溯系统的唯一试点,嘉兴南湖区于去年6月正式启动此项工作,并在部分药店、医疗机构接入药品电子监管追溯系统。(节选)
浙江在线 2016.1.7
回复
你的邮箱地址不会公开。必填字段已标注 (*)
您必须登陆后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