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这里:

英特尔首次披露“智慧城市”战略

智慧城市在中国已经发展多年,科技巨头不断涌入掘金,其中,英特尔是投资布局最为深度的力量之一。作为一家技术型企业,英特尔在智慧城市上的商业策略延续着一贯稳健、谨慎的推进风格,在贴近市场变化的同时,避免冒进的风险。

相比智慧城市这样一个大概念,英特尔更希望能看到更多微型项目联系在一起,形成循环系统,每个小项目都能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形成影响每个市民、企业甚至城市发展的例证。这些案例会被复制和扩大,最终会是一个很大、很好的结果。”

合纵连横布局物联网

2013年,英特尔中国嵌入式事业部更名为物联网事业部,这个被公司内部期许颇多的新部门直接向公司CEO汇报。为了给物联网在中国的发展铺路,英特尔近两年持续在特定领域扩大战略投资规模。据悉,英特尔战略投资机构英特尔投资目前在中国共设立了四只总额超过8亿美元的投资基金,重点投资领域为物联网、车联网、智能设备、云服务和大数据领域,这些战略投资将加大英特尔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布局。

英特尔在物联网方面的投入有很严格的运作模式,一方面我们定位了四个垂直行业,进行智能器件的投资。另一方面,进行端到端的探索,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英特尔做物联网的思路,是依托自身芯片制造商的产业链核心身份,以技术、供应链资源和资本聚拢起一批具有全球先进技术的企业,从而搭建英特尔的物联网生态圈。至于这种打法背后的原因,英特尔原来的PC业务生态链比较短,但一旦到物联网里面,这个生态链就会变得很长。这意味着,没有一家企业可以独立运作智慧城市的生意,物联网的布局必须以合作的形态来推动。

以民生为切入口的选择,一方面跟英特尔自身的优势领域契合,另一方面,作为跨国公司,这样的切入口更贴合中国的国情和“十三五”规划的政策导向,支持国家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智慧城市是场马拉松

物联网对商业模式的推动,需要经历几个阶段的演变:首先以互联网技术对业务进行管理,而后用互联网技术保持公司与公司之间的沟通,最终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供应链和消费者之间关系的管理。

除却商业模式,智慧城市落地中最大的“顽疾”,在于市场上标准过多和碎片化,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目前,英特尔、微软、IBM、思科、甲骨文等技术巨鳄都在推行自身的标准,各自为政僵持不下。本质上,这是一场以生态圈和平台为形态的话语权之争。

英特尔一直积极参与制定标准的相关工作。而在物联网时代,标准的制定工作非常复杂。数据的标准化、数据中心的标准化、网络的标准化,各方面结合在一起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垂直领域案例效果显著

公开数据显示,到2025年全球对智慧城市的投资将达到2万亿美元。英特尔认为,受益于网购及移动端消费的爆发性增长,中国市场将成为其中很重要的领军力量。过去两年间,该公司在交通、能源、安全、医疗等几大领域与地方政府展开合作,并获得了一定成果。

那么在具体的领域,英特尔的物联网和智慧城市技术解决方案究竟是如何让城市运行的更加智能和互联化的?一个安全城市的案例,这是英特尔目前投入力度较大的细分。具体而言,英特尔的做法是,将智能终端摄像头中快速增加的数据,推送到云计算后台进行实时分析,以满足当地的应用需求,提供城市有效的数字安防监控。根据测算,到2018年,全球将部署7400万个连接网络的摄像头,这背后是巨大的智能化投入。

同样在安全城市领域,英特尔的物联网生态也可以服务于物流管理。此前英特尔与中交兴路等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基于英特尔技术的物流管理方案,通过传回后台的交通工具运输数据,可以测算卡车油量、司机疲劳程度、周边环境等要素。在对160万辆卡车进行监测和分析过后,英特尔得到了一个结果:减少油耗10%,减少疲劳驾驶37%,不安全驾驶案发数量减少96%。

在能源领域,其中一个成功例子是英特尔通过中国本土合作伙伴与北京友谊宾馆合作的BS架构,该系统旨在帮助改进各个酒店系统,降低能耗,避免用电突然激增造成电路短路等问题。数据显示,通过该项目,仅照明系统,友谊宾馆的整体能耗就减少了20%。根据英特尔的设想,未来在能源领域,智能电网将实现智慧发展重要一环。能源的生产、传输、分配各个环节的效率都是可以通过数字化的监控和分析加以提升。             (节选)

 

中国经营报 2015.12.5

回复
 

你的邮箱地址不会公开。必填字段已标注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