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这里:

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暨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会议召开

5月18日下午,2016年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会议暨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会议召开。上海市副市长周波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市政府副秘书长金兴明主持。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副主任邵志清在会上通报本市智慧城市建设和信息安全工作情况。市交通委秘书长高奕奕,申康中心副主任丁美坚,金山区委常委、副区长刘健出席会议并作交流发言。

周波副市长指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强信息安全保障是科创中心建设的一项重要抓手,也是提升政府管理水平和满足市民需求的必然要求。有关各方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打破部门利益和行政边界,加强资源开放共享,探索创新工作机制,形成工作推进合力。要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调动方方面面力量共同参与此项工作,不断提升建设水平。要妥善处理好加强顶层设计与尊重基层首创之间的关系,鼓励基层紧贴现实需求,因地制宜开展创新,在此基础上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方式方法和工作经验。要突出民生服务、社会治理、产业经济和政府管理等重点领域,强化应用推广,使智慧城市建设成果真正惠及广大市民,增强市民的感受度和获得感。要在加强项目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后续系统维护,建立健全相应的投入保障机制,确保项目稳定运行、效用持续发挥。要聚焦关系城市运行安全的重点领域,抓住测评检查、监测预警、应急响应等关键环节,强化技术支撑和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据介绍,上海智慧城市建设围绕信息技术与社会经济各领域的应用渗透这一主线,着力增强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产业、信息安全保障等支撑能力。截至2015年底,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各项任务。上海连续多年在国家权威机构发布的信息化综合发展水平排名中名列全国第一。

民生服务信息化应用全覆盖,惠民效果进一步显现。基本建成以道路交通综合信息服务(智行者)、公交信息服务(上海公交)、公共停车信息服务(上海停车)等为主干的交通信息化应用框架,950多条公交线路、200多个中心城区停车场状态信息可在线实时查询。基本建立以3000余万份动态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市区两级卫生综合管理平台为支撑的卫生信息化应用框架。“一网两平台三中心”的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构架初步形成,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电子书包、网上教学等教育信息化应用逐步推广。同时,推动为老综合信息服务、“文化上海云”、景点舒适度和人流信息发布、一站式就业自助经办、大气感知系统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

城市管理与政务信息化向纵深发展,城市运行效率明显提升。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向郊区、地下空间及水务、绿化、民防等专业领域渗透拓展。水环境实时监控预警、重点污染源监管等信息系统投入运行。政务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实现突破,到2015年底,政府数据资源服务平台汇聚和发布数据资源目录1.03万条、数据项13.38万个,政府数据服务网累计开放数据集逾500项。网上政务大厅、法人“一证通”、12345市民热线等协同化应用效果显著,政务外网市级骨干网已接入到1300多家市级单位,接入终端超过17000台。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创新不断加深,推动智能制造新模式发展。对接“中国制造2025”,以科创中心建设为契机,全面推动上海向智能制造转型发展,48家在沪骨干企业列入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推动建立首席信息官(CIO)制度。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64万亿元,临空经济园区、中环商贸区正式获批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信息产业总规模达到1.2万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0%,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产业规模和应用能力不断提升。

信息基础设施能级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宽带城市和无线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光纤到户覆盖约910万户,家庭光纤宽带普及率达54%,完成720万户有线电视用户NGB网络改造,高清电视和高清IPTV用户数达到327万户。3G/4G网络基本实现全市域覆盖,用户普及率超过98%,900余处公共场所开通i-Shanghai公益无线接入服务。

会议强调,今年的智慧城市和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将着力发挥智慧城市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主动适应新技术、新应用带来的信息安全新挑战,确保城市信息安全态势总体可控。

推动面向市民生活的综合信息化应用服务,不断提升智慧城市的感受度和获得感。以整合面向市民的各类信息化服务,搭建“市民云”综合应用门户入口为重点,着力推动“衣食住行文教旅”相关政府和市场化服务在移动终端的归集。推动行业信息化应用,重点推进智慧停车建设,完成智慧出行一站式APP应用建设;推进医联影像云平台建设,拓展医联智能移动云健康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打造一批智慧医院;打通上海大规模智慧学习平台线上线下和学段,为市民建立终身学习档案;建设面向全体市民的为老服务网络门户,提供政策咨询、办事导航、投诉建议等服务;完成文化上海云主平台建设,基本实现全市16个区县文化上海云子平台覆盖;建设上海科创中心上海人才服务子系统,实现一体化办理和服务。

推进互联网与产业经济的深度融合,形成智慧经济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推动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形成对供给侧改革的有力支撑。推动智能制造应用层、装备层、网络层和平台层“四位一体”发展,加快建设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加快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推动网络购物创新发展,鼓励生活服务、医疗健康领域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培育适应实体企业互联网化发展需要的各类专业服务平台,开展汽车电商基地建设。

加快信息化在城市运行管理各领域的渗透应用,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和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全面推动街镇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建设,完成208个街镇和12个市级开发区的网格化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强网格化管理与12345、12319和110的联勤联动和无缝衔接。推动食品安全监管和信息服务系统数据整合,推进食品安全公众查询系统、第三方企业追溯平台等系统建设。

回复
 

你的邮箱地址不会公开。必填字段已标注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