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这里:

互联网+政务促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互联网+”进入改革战略的主战场

以“互联网+”各个行业,如+交通、+文化、+旅游、+监管、+政务等等,我们能想到的行业都在做“互联网+”,全国各个地方都在做,方案肯定不只一千个或者一万个,我们国脉也做了“互联网+传播”、“互联网+会展”,出了很多方案。“互联网+”各种行动方案,对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社会服务管理和政府治理能力都在发生积极可喜的变化,而且现在“互联网+”越来越被认同,参与主体越来越多,主动性和积极性越来越高,投入资源越来越大,措施越来越强,效果也越来越显著。

“互联网+政务”,我觉得善政是主要目标。善政和智慧是一样的,“智慧”改变我们的理性,“善”改变我们的道德水平,“善”是美好、圆满、吉祥、共同满足。中国很早就提出来“善政行而天下蒙其福”,如果我们有好的政策老百姓幸福感就增强了,“善”需要清明的政治,良好的政令、政绩和管理。善政是人类社会共同的政治追求,也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标准,我们现在能不能做到善政?所以“互联网+”是实现善政的主要着力点,善政的价值理念引领“互联网+”的发展方向,深化电子政务内涵,进入实质性流程与组织改革,我们要从当前的问题出发把“互联网+政务”做好。

善治成为信息社会运行的基本共识

要做好网络善治才能做好人类善治,先把人类治理好社会才能治理好,要形成良好的社会预期,要凝聚社会活力构建网络利益共同体。怎样做到?必须要应用互联网精神和互联网思维的能力才能做好网络善治,不能用老方法做。像总书记最近讲的,每一个人,包括每一个干部,要学网、懂网、应网,要做好每一个公民的基本功。

 “互联网+政务”呼唤政府组织转型

要共建社会新运行系统。过去的运行系统已经不行了,新运行系统应该是基础架构、组织、流程、文化、制度、技术多方面构建,多方参与形成社会文明系统,就像刚才汪玉凯老师讲的,我们要做好服务系统,要有政府的数据开放,有社会的参与,还有我们的应用水平。

“互联网+政务”主要特点是什么?我们提出了“七化”:在线化-建立线上政府;云端化-做到云上政府集群、集约、安全、高效;数据活化-通过有层次、动态化、精准化的数据开放,使数据流动到各个价值点;移动化-让老百姓看到政府就在手上; O2O化-做好普惠性政府,最终实现智能化治理;自服务化-从政府向我到政府与我,“自给自足”地获取政府服务并推进众创众筹。做到善政必须要智慧,智慧必须要数据和业务协同。

当前我国“互联网+政务”发展的主题词

当前电子政务进入新阶段,“互联网+政务”开始进入主战场,到这个时候要解决核心的、全局的、体系性的问题,而不是边边角角的问题。我提出了四个主题词:数据、服务、业务、跨界融合。

数据能不能按需流动?我们过去共享难,开放难,其实对整个社会来说,社会是重要的财富,能不能按需流动?第二个业务,能不能做到集成优化?过去需要十步,我们变成三步,过去串联的现在能不能并联?服务能不能方便快捷?再就是跨界融合,能不能穿透到各个系统、各个层级、各个部门?数据资源时代也是每个政府大力做的事情,我提三个有利于:凡是有利于数据生产的政府要加强,凡是有利于数据共享的要加强,凡是有利于数据开放的也要加强。

以“互联网+政务服务”驱动政府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怎么做?过去在网上看到蠢政、苛政、繁慢难,要做到善政、简政,从繁慢难做到秒办、秒级服务。

要解决信息碎片化、应用条块化和服务割裂化的问题,要优化决策服务体系即政府智能化在线服务平台。这个地方我提四个要点:以政务服务大厅为载体整合线上线下服务资源;整合物理的行政服务大厅和政府网站、网上办事大厅等资源;成为线上线下融合的政府对外服务机构;赋予新组织更强的资源协调和支配能力。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行动路线图

今年国办出的文件对“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出了要求,“互联网+政务服务”怎么做?第一,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推进数据共享、打通信息孤岛、推行公开透明服务、降低制度性交易、最大程度利企便民,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第二,充分利用已有资源设施,加强集约化建设,推动政务服务平台整合,促进条块联通,实现政务信息资源互认共享、多方利用,坚持问题导向,从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等问题出发,简化优化办事流程,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提供渠道多样、简便易用的政务服务。2017年底前各省部级要建成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要在2020年前实现互联网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我相信大家做这个事情是既有动力也有压力。

智能化政府在线服务平台建设分三个层面:保障支撑层、业务融合层、战略设计层。从战略设计层我们考虑目标实现能力、顶层设计能力;业务融合层是应用服务能力、O2O无缝对接能力、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能力、信息共享与数据开放能力;保障支撑层是集约化管理能力、个性化推送、智能化感知能力、一体多翼集群能力、标准化、安全性支撑能力。

要为实现智慧政府而努力。我们提出了四个标准:全面感知、深度融合、服务创新、协同运作。全面感知是用户访问身份感知、服务需求感知、访问行为感知,深度融合是业务模型重新构建、信息资源共享开放、三网融合多屏互动、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等等。这可以为智慧政府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考。

要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能力,简称“三数三融五跨”,也就是通过我们数据穿透性要使互联网服务无边界。

政府治理正在逐步走向善政善治时代。通过网络化、移动化、平台化、数据化嵌入到政府运行系统,并形成一个全新的政务治理范式,即互联网政务治理。

转自电子政务智库

回复
 

你的邮箱地址不会公开。必填字段已标注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