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这里:

国内智慧公路建设盘点

近年来,我国智慧公路也在不断的发展。

云南建智慧装备保障公路水路安全

2013年,云南省交通运输厅监控指挥中心投入运行。该中心接入高速公路、重点客运站、重点港口、路政巡查车等关键环节的5000多路视频监控实时信号。云南省交通调查统计分析系统覆盖在全省主要线路的170个交通流量调查点,可采集车速信息,还可分析判断车道流量、拥堵程度、车辆排队长度等信息。云南省交通运输厅还与省气象局合作,在昆明至磨憨公路沿线布设22个专门气象监测点,采集所在路段的能见度、气温、风速、风向、湿度等信息。

云南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对路网运行信息进行采集和分析,可有效监测和管理路网运行状况,保障日常交通顺畅,更能提升路网规划决策水平。同时,云南省交通运输厅以公路、水路运输工具为主体,基本建成涵盖智能化车辆、智能化船舶、公路养护装备等自动化水平较高的智慧交通装备,实现对车辆、船舶的定位、跟踪和管理。

镇江建立“智慧公路”指标体系,明确发展

2013年镇江市公路处对“智慧公路”指标体系研究成果进行初步审查。从智慧公路基础设施、智慧公路应用、智慧决策、智慧服务等四方面进行研究,并将每类内容细化为13项二级指标,56项三级指标。整个智慧公路发展规划从2013年到2020年,分为3个阶段分步实施,每个阶段都制订了的详细目标与内容。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智慧公路”指标体系初步研究成果基本符合镇江公路发展需求,能够有效提升公路智能化管理水平与公路服务能力,建议下一阶段研究进一步贴近实际,着力解决好镇江公路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安吉公路启动县级公路“96266”管理模式

2015年12月安吉在全省率先启动“96266”县级模式,成立安吉县路网监控与应急处置指挥中心。建成以网站、视频、微信等多渠道融合的信息平台,对县内4条省道、63条县道共600多公里干线公路实施24小时全天候监管。在易发地质灾害、易结冰打滑的特殊路段布设114个“全球眼”监控,为应急抢险打好基础。开设微信服务平台,实时发布公路资讯与路况,为群众出行提供信息服务支持。

海门市公路部门全面打造“智慧公路”

2015年,海门市公路部门为全面打造“智慧公路”,全面提升手机协同巡查系统的使用频率和效果,利用微信平台、视频考核,实施机械化养护,提高养护科技含量,提升管养效率和工作质量,取得了很多的效果,有的得以推广,这标志着全市公路管理工作向智能化建设迈出可喜的一步。

该部门充分利用手机协同巡查系统,实现了养护巡查和路政巡查一体化,解决了日常巡查过程中内外业工作的效率难题。在日常巡查管理中做到规范和正确使用,做到每项工作都有记录,协同巡查系统留有痕迹,特别是在路政许可事前监管、事中监管、事后监管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为及时清除非标、堆积、流动摊点等安全隐患,收效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部门利用微信平台,掌握养护效果。为了方便实时与各养护单位的联系,提高县乡公路养护缺陷处置效率,在第一时间内快速定位养护缺陷,建立了一个20多人的公路养护微信工作圈,圈中分别有农管股技术人员、各大中修监理组、项目部、各养护公司、工区等20多人,实时通报各项目、养护进展情况以及发现的缺陷整改等情况,大大提高养护缺陷处置率,并把公路养护作业规范到位的示范及时上传、互相借鉴,通过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该部门利用视频考核,了解养护质量。以往考核发现的问题书面记录或拍照,缺乏感性和动态认识,无法精确描述清楚病害,致使处置人员赶赴至现场,很难准确定位,及时处置,现采用动态视频的形式对养护缺陷进行跟踪拍摄。通过采取视频形式,使各个养护公司、工区对养护缺陷认识更加感性,使县乡公路日常养护管理水平再提升,精细化养护再升级,并在养护例会上,用视频的形式传达至各养护公司和工区。

常州“智慧公路”建设全面启动

2016年,常州公路部门在公路管养中将引入互联网思维,推行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全面开启“智慧公路”建设。

一是推动公路执法管理。重点研究自主开发运用的路政巡查监管系统与路政管理系统数据库的衔接互联,充分发挥路政巡查成效监管系统的智能化功能,实现数据实时传输,提高巡查工作效率及巡查监管记录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推广应用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推动事后追责处罚和非现场执法模式完善。

二是健全路网监测体系。统筹开展全市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网监测点建设,对232省道、239省道、340省道等国省干线重要路段、关键节点新建、改建12处路网运行监测点。评估239省道奔牛大桥路网监测技术实施效果,加大推广应用范围,提高桥梁监管水平。

三是拓展路网信息服务内涵。深挖交通量、视频监测、动态称重等各种公路监测数据和工程设计、建设、养护等数据价值,为公众提供更加实用性的信息。强化与相关部门之间的服务信息共享,丰富公路出行服务信息内容。创新拓展以智能移动终端为基础的微信、APP等多种公路服务信息发布渠道,使公路服务信息获取更加多元化。

四是强化内务管理能力。借助信息化手段,统筹协调、科学整合路政、养护、路网调度巡查业务需求,优化配置公路管理资源,开展并完成常州公路协同巡查管理系统建设,实现巡查业务管理协同化。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平台公示行政处罚、审批相关事项和材料清单,使得公路行政许可事项法定化、程序标准化、材料样本化、文书模板化。全面运用移动办公平台,提高公路行业管理水平。

 

中国节能新闻网 2016.1.11

回复
 

你的邮箱地址不会公开。必填字段已标注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