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这里:

破解智慧城市难题可从五方面入手

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已经迈入一个新阶段,但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解决问题。

一、部门协同、机制创新尚需加强

一方面,智慧城市的牵头部门往往没有得到地方政府充分支持,很难协调城市的其他部门;各部门各自为政,项目推进机制不健全,部分试点存在多家企业对接同一个项目的乱象,以致出现了项目调研工作反复、企业投入保守、调研效果不佳等问题。另外,重点项目推进难度较大。

另一方面,省级住房城乡管理部门对住房城乡建设系统之外的试点牵头单位难以直接指导。这些方面都需要体制机制的创新予以保障。

二、建设运营模式创新尚需突破

随着重点项目的不断推进,试点的部分重点项目已经进入管理运营阶段,由于缺乏创新的管理和运营模式,造成投资收益不明显,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等问题。

另外,部分试点城市没有做好项目公益性和非公益性梳理及投融资模式设计,无法有效发挥市场的力量。因此,在创新智慧城市投融资规划、项目投融资测算和运营模式上设计不足,导致重点项目推进难度加大

因此,需结合试点城市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重点应用的运营模式创新探索和推广。

三、投入建设管理资金不足

一方面,城市可支持的财政投入有限,地方融资平台的范围较小,资金来源渠道狭窄;另一方面,虽然国家开发银行等机构签订了800亿的授信额度,但门槛相对较高,资金争取困难。

另外对于智慧城市创建过程管理和指导,省、部两级部门并无相应财政经费支持,部分工作开展困难。

四、技术和人才仍是城市急需

在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和公共基础库建设,物联网、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与城市公共服务的结合,有效解决城市信息孤岛,促进信息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等方面,尚需实用关键技术的突破和有效实践,目前看,尚无成熟、稳健的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基础建设的技术服务体系。

智慧城市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是智慧与城市的结合,需要既懂得城市发展基本规律、了解城市建设运营体系,又懂现代信息技术的综合性人才。需要懂管理、懂业务、懂技术的干部来支撑当地智慧城市建设,避免被潮流误导走入弯路;需要创建人才引进交流的渠道网络系统,打造发展平台,不断给当地带来这方面的创新人才。

五、对试点管理抓手不够

部委缺乏有力的抓手,对试点城市的约束力度不大。同时有效的奖惩机制也未同步建立,缺乏对试点城市创建工作的鼓励及警醒。                                  (节选)

 

智慧城市头条 2015.11.24

回复
 

你的邮箱地址不会公开。必填字段已标注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