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区域发展版图:广东领跑 东部整体突出
《“互联网+”智慧能源试点示范项目的实施方案》很快就会下发,示范项目预计在今年至少会带来超过400亿元的投资。
智慧能源只是智慧城市中的一块。据了解,从2012年开展智慧城市试点之后,中国的智慧城市试点已经有数百个。
然而,这些智慧城市的发展不一。通过结合腾讯的社交视频、京东的电商、滴滴的出行等数据,腾讯研究院从135个维度,呈现了线上中国的“数字GDP”,其中针对智慧城市的报告显示,广东以绝对优势领先,东部地区整体发展较好。
不过,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东中西的差距,相对互联网产业之间的差距,要小很多。其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政策,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重视最直接的反馈,是智慧政务平台建设,其电子政务和数据开放,在一些官方的报告里,也是排名靠前,而智慧政务平台则有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也将对产业带来深远影响。
智慧城市排名:东部领跑
据腾讯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互联网+”指数(2016)报告》显示,从省级层面看,广东位列“互联网+智慧城市”分指数榜首,省内有21个地级市都进入了“互联网+智慧城市”指数城市排名前50榜单,并有4个城市位列前10。
具体来说,广东在智慧政务和城市生活服务方面,在全国领先。
广东以城市生活痛点、市民高频刚需服务为切入点,在公共服务、城市管理、基础设施三大领域全面开花,交管、医疗、车管、公积金、社保等细分领域,都形成了有全国示范效应的标杆服务,故重点行业丰富度和月活跃用户数均领先全国其他地区。
以深圳市为例,其在智慧政务方面颇为优秀。一位参与深圳警务云平台建设的上市公司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们最早跟深圳合作,公安部和国内诸多城市来深圳参观学习,现在样本正在推向全国。
此外,广东在智慧能源上表现突出。在上述智慧能源发布会上,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陈启鑫表示,“互联网+”智慧能源领域的投资,广东由于市场化条件好,走得比较快。“我们看到售电公司,天然气供应的公司做售电,也有做电表的,以前只是卖电表,现在把电表跟数据结合起来,有了用户数据,这还没有成为马上可以做的商业模式,但是他们想得很大,这个数据经过隐私处理,经过在国家监管的条件基础之上,能够提炼出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除广东外,在智慧城市指数的排名中,浙江、重庆、北京、江苏分列2至5名。
相对来说,浙江和上海在电子政务和政府数据开放方面做得比较好。而北京在项目价值平均分上排在全国首位,但在行业丰富和服务质量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在业内人士看来,北京涉及部门单位诸多,打破数据孤岛的难度比较大,电子政务和数据开放,会是其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难点。
但浙江、上海和广东在数据开放和电子政务方面,无疑走到了前列,比如广东成立了大数据管理局,浙江出台过一些很接地气的智慧城市方案,上海举办了鼓励数据开放和应用的创业大赛。
无疑,整个东部地区在智慧城市的发展上领跑全国。在“互联网+智慧城市”省区市排行榜中,排名前十的7省市来自东部地区,包括广东、浙江、江苏、北京、上海、福建、海南,“互联网+智慧城市”指数值合占全国的39.85%。
中西部有望弯道超车
中西部地区也有黑马。“互联网+智慧城市”指数的前10省区市排名中,中西部占据 3 席,重庆、湖南、四川分列第3、8和10位。
重庆的智慧城市布局在中西部省份中起步较早,而且产业发展思路很清晰,实施了云端计划和大数据行动计划。2014年重庆市市长黄奇帆提出,大数据计算处理能力决定“智慧城市”的智能化水平。
重庆从产业入手,重点布局大数据计算能力,包括发展集成电路制造业,建设亚太地区的数据存储中心、异地灾备中心,同时集聚大批数据开发人才和企业,建设具有超级计算能力的数据开发、处理和应用中心。
如果分城市来看,中部省份城市长沙和武汉表现也不错,长沙在城市榜单中位列全国第3名,武汉是第9名。
据了解,武汉的智慧交通发展突出。武汉的智慧城市建设较早纳入国家试点,是其落地重要的抓手。以智能公交为例,武汉的智能公交系统,远远优于北京等地,算得上是在全国领先。
由于数字经济对人才、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的要求较高,数字经济整体非常聚集,集中在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然而,同为数字经济,智慧城市却大不一样。
报告数据显示,在产业板块,落后地区的互联网+指数,跟地方实际GDP直接挂钩,跟产业基础直接相关,而在智慧城市建设方,特别是公共服务方面,落后地区存在较大的弯道超车的可能。
“互联网+智慧城市”具有本地属性,市民的需求是非常共性的,只要政府在移动平台上做一点点努力,智慧城市就可以发展得很好,对于中小城市和欠发达地区,可以跳脱本地实体经济发展的制约,实现超前的发展。 (节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6.6.28
回复
你的邮箱地址不会公开。必填字段已标注 (*)
您必须登陆后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