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这里:

商圈的转型升级和智慧园区的融合发展

产业园区转型升级为智慧园区

一是产业园区也面临转型升级。二是园区经济与其他城区经济走向融合。三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产业园区的质量和品牌将比数量和规模更重要。四是产业园区的品牌化和连锁化将成趋势。

智慧商圈和智慧园区融合是趋势

商圈和园区不仅是有地域的融合、人员的融合、产业的融合,还有依托互联网技术的信息融合和数据融合。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会展、商业、商务、旅游、文化、体育各行业间相互合作、共同提升,巳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的新途径。上交会、华交会、购物节、旅游节、时装周、同际艺术节等活动均有商圈与园区的联动、互动。

上海下在努力打造世界级消费城市,商业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商业要大力推进品牌战略,培育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培育有创新型的支柱商家、特色商品、特色餐饮、特色服务,吸引更多的外来购买力。这些,都需要智慧商圈和智慧园区的密切融合。

智慧商圈与园区融合的模式

商圈与园区融合应该是双向的,比如,园区的入驻企业需要商圈能成为其企业产品的展示体验地点,园区里工作的人员也会将商圈作为休闲放松的地方;商圈的信息也向园区推送,商圈也可以把园区作为商品展示体验的地方。

园区与商圈融合发展也借助的产城融合的发展大方向。商圈与园区融合形式多样。

产业园区与附近商圈自发融合,例如,徐家汇商圈和漕河泾开发区,中环商贸区和天地软园等;

产业墨盒区新建商业设施,例如张江浦东软件园区内建设长泰广场、汇智国际广场等商城等;

商圈周边都市产业园区改造,例如,静安寺商圈附近800秀文化创意产业园,田子坊属于创意产业园区,同进也与周边日月光中心等商业共同构成了打浦桥商圈。

城市规划中就考虑产业园区与商圈的融合发展,例如:世博园区、迪士尼国际旅游度假区、虹桥商务区、前滩等。

转自商业企业

回复
 

你的邮箱地址不会公开。必填字段已标注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