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的提效升级重点在于“互联网+”
深化融合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战略突破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互联网日益成为驱动产业变革的主导力量,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是深化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新经济,加快“中国制造”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举措。
深入推进“中国制造与‘互联网+’”,与目前国家大力倡导的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何关系?供给侧改革是很宽泛的概念,涵盖中国经济生产的方方面面。中国制造业的供给侧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供给测改革既包括构建现代制造体系,又包括产业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组织结构等,同时也包括了从企业层面的研发设计、生产流通、人力资源、品牌树立以及党提出的工匠精神等各个环节。
未来一段时期,融合发展的工作重点和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具体内容包括五个方面:
一是围绕一条主线。即以激发制造企业创新活力、发展潜力和转型动力为主线。二是打造两个平台。即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大型制造企业“双创”平台和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第三方“双创”服务平台,营造大中小企业协同共进的“双创”新生态。三是培育三个模式。即支持鼓励制造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跨界合作、融合发展,积极培育网络化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网络化生产新模式,增强制造企业创新活力和转型动力。四是增强三个能力。即增强支撑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基础技术、解决方案、安全保障等能力,夯实融合发展基础,激发制造业发展新动能。五是落实七项政策。即在体制机制、国企改革、财税金融、用地用房、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方面加强政策引导和措施保障。
深化融合是全新发展理念
实际上,自从去年《中国制造2025》和《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发布之后,制造业与互联网如何相互融合这一话题就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热点。
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是我国从经济发展的大格局来考虑的。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工业化浪潮和信息化浪潮,我们要把握好这两次浪潮,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利用新兴技术将制造业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产业。
《中国制造2025》是制造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主要发展方向就是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从整个社会来看,互联网已经在生产、生活、流通、消费、金融等各个领域渗透。具体到制造业,互联网可以提升和改善生产工艺,升级机器设备,加强工作人素质以及即时更新信息和数据,最终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目前主要发达国家的产业转型主要有两种路径,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通过互联网,利用像谷歌这种高科技研发企业,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革,实行工业互联网。另外一种是德国的模式,德国本身制造业很强,他们通过制造业领域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来实现其智能化。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智能制造和“互联网+”其实就是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一种全新的战略战术,或者说是理念模式。
“双创”平台建设需量体裁衣
对于如何构建“双创”平台,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大企业建立平台的积极性问题。中国的工业基础比较雄厚,在大企业汇聚了很多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等丰富的创新资源。但怎样把人才资源转化为创新优势,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
在国家的大力宣传和支持下,创新已经不是一个企业行为。员工也可以是创新者,在生产中使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消费者可以是创新者,提出要求倒逼企业创新。所以把消费和研发真正结合起来,针对大企业和小企业的不同特点构建“双创”平台,是促进制造业和互联网深化融合的必要条件。
从价值链来看,从开始的数字化研发,到生产的工艺流程,都可以利用互联网实现智能化生产。以前信息不对称,设备、产品、服务都相互分离,给生产造成很多障碍。现在可以通过互联网将信息连接起来,使各个生产环节都可以得到有效实时的掌握和监控,同时还可以对流程进行优化,以更合理地配置资源。
除了生产,互联网对生产流通、批发零售影响也非常大。像现在发展得如火如荼电子商务,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互联网+”对我们整个经济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推动产业变革的重大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讲,‘“互联网+”改革了生产规则。
“互联网+”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优化流程,以使产品生产更具灵活性,产品质量更精益求精,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从而激发企业活力。因此,“互联网+”将成为驱动产业变革的主导力量,并且在一定时期内将发挥巨大作用。
深化融合还需夯实基础
从总的发展阶段来看,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在我国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发展态势良好。但是在发展过程当中,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发展制造业的同时也要发展生产服务业。
二是要先夯实基础,扎扎实实提高产品质量。
三是改革现有的激励机制。
在政策措施方面,新政策重点在体制机制、国企改革、财税金融、用地用房、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方面加强引导和保障。出台一些推动政策措施落实的配套文件。 (节选)
中国经济时报 2016.5.10
回复
你的邮箱地址不会公开。必填字段已标注 (*)
您必须登陆后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