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智慧:京津冀协同发展概览
【智慧交通】京津冀断头高速3年打通
京津冀三地之间高等级公路网建设目前全面启动。日前,记者获悉,今年交通部门将加快推动密涿高速、京秦高速开工建设,去年动工的京台高速也将全面启动建设。预计2017年底前,京津冀三地间将无“断头高速路”。
京台高速 对接北京新机场
京秦高速 六环直达秦皇岛
密涿高速 “七环”北京段
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将连接京秦、京哈、京津、京沪、京台、大广、京港澳、京昆、京藏、京新等10条高速公路,成为一条货运大通道。
目前,首都地区环线高速河北段建设进展顺利,预计2017年北京段建成通车时,“七环”成圈将能实现。
【智慧环保】环保部:前4月京津冀PM2.5降2成
2015年1月至4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74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6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2%;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PM2.5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20%、9.7%、14%。
【智慧旅游】京津冀智慧旅游 联手推电子版手绘旅游地图
在日前召开的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会议上,由三地旅游部门联合编制的“行走京津冀—最新旅游路书”首次亮相。据介绍,三地旅游部门经过踩线、设计、论证共推出了56条京津冀旅游线路,其中北京出发18条、天津出发18条、河北出发20条,基本涵盖了北京、天津、河北三地主要的旅游资源和景点。
【智慧医疗】京津冀三地医疗从差异互补走向均等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大先行者,三地在医疗领域的牵手始终备受百姓关注。对此,北京市卫计委主任方来英指出,在资源总量上,北京比河北、天津人均配置要高,但并不意味着北京在各个方面都比天津、河北做得好。比如做器官移植,天津做得不错。河北的重症肌无力病人专科医院非常好。所以三地的差异目前已经形成互补,但最终需要往均等化方向走。
【智慧教育】“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高峰论坛在京举办 专家达成六点共识
2015年6月26日,“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高峰论坛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论坛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和规划”、“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社会经济与人力变化”、“教育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地位和功能”、“教育协同发展的内容和重点”、“教育协同发展模式和治理机制”、“教育协同发展策略”等主题展开讨论。
会上,专家达成六点共识:实现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将教育发展摆在更加关键的战略地位上;打破传统地方主义框架的限制与束缚;三地构建起高效教育协同机制;建构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一体化的结构与层次;筹建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研究院,搭建教育资源分享与政策咨询的协同机制……
【智慧能源】京津冀碳交易暂不向天津扩围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国家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披露,目前京津冀正在探索建立跨区域碳交易市场,这一消息令业内十分振奋。但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副主任徐华清不久后确认,虽然三地负责部门有过接触,但三地跨区域碳交易市场暂时还不会启动。
目前,天津要纳入京冀碳交易市场前还有一些瓶颈难以冲破,北京和河北会率先在已有跨区域碳交易上扩容,暂时不会把天津纳入其中。该人士同时透露,扩容分横向纵向两条线,即河北除承德外,廊坊、保定、张家口也将陆续参与交易,而且河北承德除水泥企业外,钢铁、电力行业也即将开始参与交易。 (节选)
赛迪网 2015.7.31
回复
你的邮箱地址不会公开。必填字段已标注 (*)
您必须登陆后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