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科创板蠢蠢欲动的还有这家数据+能源公司!【算力科创家】
不管是政策支持,还是企业本身降本增效的需求,大数据+能源的整合将突破传统的能源管理方式,迎来“看得见”的能源管理新模式。本期「算力科创家市北高新篇」对话济中能源总经理叶林海先生,其认为,宏观经济正面临下行压力,智慧能源是顺应大势的发展方向。
日前,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力推动绿⾊发展”是2019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之一。
这对能源大数据的科技从业者而言是一大利好。因为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工业企业、建筑物等的能耗漏洞,优化节能策略,将能够帮助用能单位提升能效和能源管理水平,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除了生态环境的考量,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也显示出它们比以往任何时刻更需要能源管理。“从企业的反应来看,企业在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的情况下,它们会更多地考虑降低成本,更重视提升能效。”济中能源总经理叶林海指出。
据埃森哲预计,到2020年,中国能源互联网的总市场规模将超过64070亿元,而能源管理的市场达200多亿。面对这块诱人的蛋糕,叶林海认为智慧能源是顺应大势的发展方向。
以下为采访实录:
Q:数据在能源管理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数据在国内的能源管理行业里,一开始对它认识不高,到现在很多人开始认识到数据的真正价值。所以,我觉得中国大数据+能源的市场逐渐成熟了。
在2011年刚创业的时候,我们过去跟客户去谈能源管理,很多客户是认识不到的,但是这几年我们感觉到客户对数据服务的接受度越来越高,而且客户在这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落户的时候,我们始终是围绕着数据来做的,包括数据的这种采集展示、数据的分析应用等方面。
我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工业企业的,一个是建筑的。
我们在前些年做了一家比较大型的化工企业,他的年能耗是两个多亿。我们给它搭建了一个管理平台,这个管理平台第一期有700多个监测点监测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可以追溯故障原因,有效地解决不同团队之间的责任纠纷,还发现其中一条生产线的能效偏低,他们就决定改造整条生产线的电机。改造完成后,一年可以节省1200多万元费用,这是直接的经济效益。
另外还有一个建筑的,我们2015年开始服务苏州独墅湖高教区。我们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它夜间能耗偏高,我们就告诉物业人员去排查,结果排查到水泵在非工作时间段异常运行,还有其它该关的设备没有关,排查优化以后,能耗就大为降低。
Q:智慧能源管理市场目前的挑战或者机遇有哪些?
我们感觉到整个中国的能源管理市场是越来越成熟了。
第三方的埃森哲的报告反映出整个能源互联网的市场规模6万亿,能源管理的市场200多亿。另外,硬件设备因为市场需求的增大,成本也大幅降低。我感觉到市场今后的发展,是有很大的空间的。
智慧能源是顺应大势的一个发展方向。
至于具体的挑战,我认为关键技术的研发可能面临着一些挑战的,另外还有一些管理者对于能源管理的数据分析意识并不是太强,我觉得这存在一些症结。
Q:这些年济中能源在国内获得了非常多订单,还看到你们和LG这样的国际企业合作,您认为中国对比国外的能源管理平台,区别有哪些?
目前来说,我们中国在能源管理方面,应该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首先是我们产品的价格和功能,有双重的优势。通过跟国外的一些供应商的比较来看,在价格上我们是绝对占优的。还有功能,因为我们国内有大量的市场应用,我们有这些需求,所以积累了很多经验。我们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开发出很多功能模块,在应用方面,应该说我们在世界市场上是领先的。
Q:能源数据与宏观经济息息相关,您作为产业从业者,对中国的宏观经济有何预判?
能源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从能耗的数据也可以看到整个经济发展的一个状态。我们感觉到整个宏观经济还是面临着下行的压力,但是对于整个能源管理行业来说,应该是利好。因为从一些企业的反应来看,企业在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的情况下,他可能会更多地考虑降低成本,更重视提升能效。另外从生态环境方面来说,国家也有政策要求企业转型升级,转型升级就要加强这种管理,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来提升效率。
Q:济中能源入驻市北高新这样的产业集群园区,您认为对于企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落户在市北园区,也是基于市北在大数据产业的集聚方面,在整个上海市来说,产业的生态环境会比较好。另外政府对这一块也会更多地关注,比如说静安区推出了针对大数据企业的扶持政策,我们在此也能够享受得到。还有园区的管理部门,会考虑到整个产业的发展,会组织一些宣传一些推广,我们在这个过程中都会都得到很大的帮助。
Q:看得出来您非常重视大数据资源的积累,那么从这么多年从业经验看来,您认为能源管理细分行业的未来会有怎么样的发展趋势?
能源管理经历了从无数据到有数据,然后再到更注重于数据的分析应用这样的发展历程。从产业的发展上来看,我们原来最多是靠经验来管理,会发展到靠it工具来进行管理,最终我认为能源管理会像物业一样外包出去,进行能源管理的托管,我们在这方面也会有一些准备和探索。
Q:近期科创概念非常火热,您对“科创板”有何看法?
我认为国家推出科创板,它是对于科创企业的一个利好,是一个极大的支持,对科创企业的融资来说提供了很多便利。那么我们在这一块也有些准备,市北高新也把我们列为科创企业重点培育的对象之一,我们觉得到明后年,应该今后三年,基本上能够达到科创板的要求。
回复
你的邮箱地址不会公开。必填字段已标注 (*)
您必须登陆后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