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这里:

上海智慧城市-智慧照明产业创新基地启动仪式讲话提纲

上海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中,努力寻找创新突破口,这也是一场关于观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的创新实践。韩正书记指出,上海产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土地存量、政府举债、低端就业低成本扩张和资源能源瓶颈四个“刚性约束”不可改变。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主攻方向是提高创新转型的动力与活力,主战场是产业经济,主体是企业,主要问题是体制机制改革。杨雄市长指出,以“2554”为重点,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即聚焦一批重大项目、一批重大创新工程,以体制机制创新的五个重点,服务支撑体系的五个方面,最终体现与落实到加快发展“四新”经济上来。

“四新”经济具有渗透性、轻资产、动态变化等特性,更加注重无形资产、核心团队、智慧发展和核心竞争力。“四新”发展中不做顶层规划,不分传统和现代,不设定统计口径,不锁定发展内容,不固定推进模式。我们大力推进产业和信息化创新转型,将“四新”经济发展、智慧城市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推进智慧照明等创新项目。今天普陀区智慧照明产业创新基地、人才实训基地挂牌、智慧照明创新联盟成立以及开展众创空间合作,对“四新经济”项目落地起到引领示范作用。我们要围绕“四位一体”建设,坚持“五管齐下”。

1、把握发展规律,打造产业生态系统。智慧照明产业创新基地的建设,要打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生产要素生态系统,考虑不同企业的发展阶段与产品的生命周期,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优势合作。要从抓大企业、大项目转向重视扶持中小微、草根企业;从强调有形资产投资转向重视研发、人力资本等无形资产投入;从给予优惠政策转向重视环境营造;从简单机械依赖产业政策转向主动顺应市场经济规律和“四新”经济特点,创新政府管理服务模式。

2、以互联网思维+实体经济,优化联盟合作机制。智慧照明产业发展除了强调互联网思维外,还要尊重实体经济不同领域的规律和特点,找到相互结合点,尊重契约精神、分享精神和企业家精神。优化同业联盟、异业联盟和产业链联盟,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通过相互协同支持,实现跨界联合与创新。相关产业联盟的企业内部应建立合理薪酬机制和包容文化,鼓励疯狂创新和野蛮生长,在实践中正确判断、把握、培育“四新”企业。

3、产品优化与项目建设相结合,发挥试点示范效应。智慧照明通过创导公司牵头,围绕PRONA产品创新,联合了工业设计、硬件集成、软件应用、三大运营商、高校、产业技术研究、技术检测等不同领域的相关单位,产品创新取得了很好效果。后期要进一步加快产品生产成本控制、标准化生产、模块化拼装等,推进商业模式细化、广告和增值业务分析,引入融资租赁业务、项目运作基金等,在推进外滩等项目试点的同时,结合各区县特色需求,做好专案设计,全面推进项目落地推进与产业化工作。

4、打造众创空间,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围绕创建国家“四新”经济实践区,依托工业园区、大学园区、文化创意基地、科技孵化基地、商圈楼宇,大力发展众创空间。鼓励各类创想形成可实现的产品创意;通过研发、试制、小试、中试、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创造;通过营销、生产、供应链平台的共享与扶持,推进产品成功走向创业,从而真正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5、集聚多方力量,形成推进合力。要形成市、区、镇三级政府合力,通过打包项目、集中支持等方式,通过不同领域专项资金与政策的叠加,集中力量突破产业链瓶颈和关键环节;要通过工业设计、投融资、公共技术服务等平台建设,形成联盟企业间的分享协作平台,支持企业做大做强;要通过品牌建设、经典案例总结,将智慧照明创新基地建设成为“四新”经济发展的推广宣传阵地。

回复
 

你的邮箱地址不会公开。必填字段已标注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