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上海市智慧园区示范建设座谈会成功举办
3月15日下午,2016上海市智慧园区示范建设座谈会在上海信息大厦召开。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信息化推进处副处长石伯明,上海市智慧园区发展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陆奭怡,副秘书长王伟,智慧园区标准化工作小组,智慧园区相关代表和专家出席此次座谈会。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与会人员首先参观了智慧城市综合体验馆。在座谈会上,上海市智慧园区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陆奭怡对石伯明副处长的关心和指导,大力协助此次座谈会的工作人员以及来宾表达了衷心的感谢。
随后石伯明副处长首先进行了讲话。在对近期智慧园区发展建设的工作予以肯定的同时,围绕“谋短板,抓亮点”与参会人员做了探讨。他表示近两年在大力推进智慧城市、智慧园区建设,并且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也面临了许多问题和短板。在智慧城市建设上有四个不够:一、市民对于智慧城市感知度、体验感和获得感是不够的;二、企业的成就感不够;三、政府部门之前的协同、协调度不够;四、市场的参与度、市民的活力度不够。而在智慧园区建设上,同样也存在着一些短板,并对此总结为四点:一、窥一斑而难见全貌。相比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上海的很多园区在一些单项上已经做的非常出色了,但是从全貌上看,上海很难找出一家能像苏州工业园区那样,在顶层设计,代建模式,规划与设施、技术与应用的同步都做的非常出色的园区。二、见其行而不见其效。十二五期间,上海智慧园区总共30家试点,全部都已经开展了,但是在这过程中暂时还很难总结出一些值得宣传的方面。三、重其内而或次其外。园区的建设重点都放在了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内部的管理和物业管理,但是和外部的商圈或者其他园区的融合是不够的,没有形成一个面上的效果结局。四、百花齐放。园区的各种平台,各种模式是百花齐放,但是整个上海还没形成一个共性的服务平台,服务能力不够,缺少众筹和统筹。
紧接着,石伯明希望围绕智慧园区2.0,从5个方面来突出打造上海智慧园区建设的亮点。一、产城融合,从人文体验去转变,增强园区的软实力。二、互联网的背景下,从分享经济的角度将园区的资源通过互联网形成一个分享。三、建设绿色经济,环境友好,智能安防,营销管理,绿色环保,环境友好这样的园区。四、创新创业共享平台。通过工业云或者大数据平台作为大企业的双创平台载体将资源分享出去,帮助创业创新的企业去发展。五、聚焦服务,智慧发展。将园区中有影响力的企业拉入服务对象,聚焦支持,从政策上、从资金上、从服务质量上去给与支持。
最后,石伯明在会上对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做了通报。一、评估引导。接下来的十三五期间将委托促进会,在有标准和指南的情况下,通过评估引导园区去更好的建设。二、示范引领。通过评估,每年有十大案例,通过智慧城市体验周、智慧城市体验中心去展示出来。三、服务提升。由园区来评选出提供智慧园区建设的十大服务提供商进入目录,让这些为智慧园区建设提供优秀服务的供应商可以更多的走到园区面前更好的帮他们做好服务。四、数据支撑。在智慧园区这做一些大数据的积累,划分出上海智慧园区产业地图,做一些支持园区转型升级的数据。在这个基础上,为智慧园区做进一步的支持。
在上海市智慧园区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王伟对智慧园区建设标准2.0做了简单的介绍后,标准修订专家汪雪芬详细介绍了标准2.0。
在此之后,华鑫置业的副总裁徐珏以及东方万国技术总监田长安分别介绍分享了智慧园区建设案例,高级工程师罗庆华也对智慧城市综合体验馆进行了介绍。
会议结束后,各园区代表根据自己工作的心得体会彼此进行了经验交流。同时他们也希望促进会能组织更多的活动,为促进智慧园区、智慧城市的发展建设,提供更多的交流学习机会。
回复
你的邮箱地址不会公开。必填字段已标注 (*)
您必须登陆后才能发表评论。